请问到底哪个才是[准提咒]的正确读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8 15:43:25
南怀瑾老师所教的是"na mo sa duo na,san miao san pu tuo,[ju zhi na,da za tuo].."

我的疑问就在括号中的两句了,南师是按汉字的"俱胝呐,达扎陀"的读音直接读.
但穆克纪博士以及慧律法师等还有其他人的另一版本这两句的读音是"柯地南 塌地牙踏". 与前者差别甚大!
梵文读音的音标是namah saptanam-samyaksambudda-kotinam (2)tadyata (3)om cale cule cunde (4)svaha.
除了"kotinam tadyata (柯地南 塌地牙踏)" 其余都相差不是太远,但这两句截然不同!
往往我看到的准提咒的读音教示都是吧梵文音标和汉语音译都写出来, 如果说samyaksambudda译成三藐三菩陀还靠谱的话, 那kotinam tadyata 为什么被写成"俱胝呐,怛侄他"呢? 这二者应该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是不是古时"俱胝"二字是大概是读KO DI呢? 那么怛侄他为什么是 tadyata 呢??? 这个问题真是太疑惑了,真希望有师兄好能为我解答! 谢谢
还有 如果"俱胝"二字古时是读KO DI 那么"头面顶礼七JU ZHI " 是否也应该读成"头面顶礼七koti " 呢??

一楼师兄说的是对的,但问题不解决,我想你也没办法专心在咒语上。

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份,一个是咒语的部份,一个是偈子的部份

首先,持咒的重点不是那个赞偈,偈子并不是咒语的一部分,而且如果说要读成"头面顶礼七koti",那"头面顶礼七"以至於整个偈子是不是也一样应该基於梵文而以梵音来诵读呢?这里或许可以思考一下

其次,koti梵文音译汉音为俱胝,肯定是当时汉语这两字的发音与梵音比较接近,不过由於音韵的流变导致现在的普通话发音与中古汉语有差异,这是很自然的,也不奇怪。但是也不是每个字音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有些梵文虽然以当时的汉语标注音译,不过用现在的普通话来念相差并不会很大,比如阿弥陀 <->Amita,有些就变化比较大了,比如这里的kotinam <->俱胝喃,又或是namah/namo <-> 南无。

另外在咒语的翻译上,也会有快读与慢读翻译的差别,比如svaha,有译成娑婆诃,也有译成莎诃,这就是快慢的差别,又如tadyata,意译大致是"即说咒曰"(就是心经后面的即说咒曰)这里翻成但侄他,往生咒就翻成哆地夜他。

咒语梵汉音译的差别主要就是这两个,一是中古汉与与现代汉语音韵的差别,另一个就是快读与慢读的差别。

最后,其实现在有梵文读音的音标很方便,那照著那个去持咒是比较好的,毕竟真言讲的就是音声的感应,所以玄奘三藏立下译经原则的五不翻中有秘密不翻,不翻译出真言咒语的意思,而以音译之,但是与大众共修的时候还是跟著大众的发音一起持咒,比较不会干扰到其他人。

无所谓,只要你念的时候把意念集中在咒语上就灵验了,别想太复杂,心诚则灵。

楼主你好,我是潮州人,潮州话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基本保留了很多古音,而唐朝人就是说这种语言的。

俱胝用潮州话读就是gú dì,怛侄就是dà diá,没错这就是梵语的原本译音。

梵文是念达地耶他,请搜索梵汉咒语大讲堂,里面的林老师研究梵文佛经翻译几十年了,他的发音经过详实的考证,学东西就要学正规的,经得起推敲的,那样起点会比别人高

发音不一样,但